隨著天氣情況好轉,近期動力煤市場詢價行為開始增加,但是在買方市場下,終端壓價較為強勢,實際成交價格仍呈穩中偏弱狀態。截止8月11日,CCTD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為838元/噸,較月初下跌10元/噸,較去年同期約下跌300元/噸。
詢價需求雖有提升,但是實際成交仍延續低位。臺風天氣擾動消除,此前推遲采購的企業開始詢價,但是由于下游庫存比較充足,疊加進口煤保持高位以及旺季后半程日耗存在高位回落預期,因此供需雙方的分歧較大,實際成交仍延續低位水平。CCTD監測數據顯示,截止8月9日,環渤海主要港口煤炭調出量為155.9萬噸,不僅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水平(2022年為196.1萬噸),也低于8月以來的平均水平(165.4)。反應到煤炭海運費上,截止8月8日,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報收于472.25點,創出近三年新低。
進口煤對內貿市場的壓制依然明顯。下半年以來,國際煤炭市場供需依舊寬松,進口煤持續具備性價比,因此進口量繼續保持在高位水平。數據顯示,我國7月份進口煤炭3926萬噸,雖較6月環比小降1.5%,但仍同比大增66.9%。1-7月份,我國已進口煤炭26118.4萬噸,同比增長88.6%。公開報道顯示,7月以來歐洲煤炭發電量仍同比明顯下降,對煤炭的需求延續低迷,截止8月4日,歐洲三港動力煤價格指數為102.5美元/噸,較7月28日的110.1美元/噸下降7.6美元/噸,降幅為6.9%。
另外,隨著來水增加,近期水電也開始改善,對火電的擠出效應開始顯現。截止8月10日,三峽水庫水位以及出入庫流量已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。
不過,目前煤炭市場也存在一些支撐因素,因此雖然需求疲弱,但是挺價情緒依然明顯。
一是港口環節庫存持續下降,發運倒掛下現貨資源相對有限。“迎峰度夏”以來,港口長協煤炭拉運積極,加之市場煤發運持續倒掛下調入量保持低位,因此港口庫存下降明顯。截止8月7日當周,CCTD監測的全國主流港口煤炭庫存為6843萬噸,較6月初減少953萬噸,降幅12.2%。現階段發運倒掛仍未緩解,因此港口市場依舊以長協調入為主,貿易商發運市場煤的積極性偏低,可流動的優質市場煤資源相對有限。
二是煤炭消費仍處于旺季水平。雖然已經進入秋天,但是高溫天氣仍比較普遍,居民納涼用電仍處于高位,疊加水泥等非電行業陸續結束錯峰生產,工業用電有望提升。據CCTD監測,截止8月10日,樣本終端煤炭日耗仍在600萬噸以上,雖然不及去年同期水平,但是仍處于旺季水平。
三是國內煤炭供應增速有放緩跡象。旺季保供壓力最大的階段已過,產地部分煤礦陸續開始檢修,同時部分區域的煤炭價格已經處于煤礦生產的盈虧平衡線,若后期繼續下跌,一定程度上會抑制煤礦生產的積極性。據CCTD監測,目前晉陜蒙樣本煤礦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在81%左右,低于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(83%)。
綜合來看,旺季下半程,動力煤市場多空交織,短期價格仍有望延續僵持局面。但是隨著進入8月下旬,日耗高位回落,市場供需將趨于寬松,特別是會再次面臨長協煤外溢的沖擊,因此市場運行壓力將明顯加大。(作者:弘墨)